Destination
廣西(中國)Guangxi (China)
廣西簡介:
廣西總面積 23.6 萬平方公里,各種地貌類型區的面積(萬平方公里)是:中山 5.6 、低山 3.9 、丘陵 2.5 、臺地 1.5 、平地 4.9 、喀斯特地區 4.7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受大陸變性冷氣團和海洋暖濕氣團的交替影響,夏天長,氣溫高,降雨多,冬天短,幹暖。最冷月 1 月,平均氣溫 10~14 0 C ,最熱是 7 月,平均氣溫 28 0 C 以上。年均降雨量為 1400mm 左右。
主要資源有:
水力資源蘊藏量 2200 萬千瓦,地表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 1880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 800 億立方米。
探明礦產 89 種,有 42 種儲量居全國前 5 名,平果和德保鋁礦、大廠錫礦、大新和天等錳礦是全國著名的大礦區。
生物資源豐富,陸棲脊椎動物有 729 種,植物 280 多科、 1700 多屬、 8000 多種。
主要經濟指標:
2003 年末廣西總人口約 4857 萬人,:初步核算, 2003 年廣西生產總值 (GDP) 為 2733.21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 10.2% ,成為 “ 九五 ” 以來快速增長的年份之一。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628.18 億元,增長 4.0% ;第二產業增加值 1005.92 億元,增長 14.5% ;第三產業增加值 1099.11 億元,增長 10.0% 。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 9.5% 、 52.2% 和 38.3%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分別為 23.0% 、 36.8% 和 40.2% ,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 1.3 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 1.6 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 0.3 個百分點。人均 GDP( 按常住人口計算 )5964 元,增長 9.4% 。 經濟實力占全國第 21 位。全廣西可分為六大經濟區:桂東經濟區,桂南沿海經濟區、桂北經濟區,桂中經濟區,桂西南沿邊經濟區、桂西經濟區。 本次考察地區主要是桂南、桂西南、桂中和桂北經濟區。
Itinerary and Schedule
前言
在 2005 年 5 月 11 至 19 日,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舉行廣西考察之旅。是次考察由黃葉芳 博士,蔣軼紅助教及當地廣西師範學院曾令鋒教授帶領,參與學生四十人。
考察目標:
廣西在西部大開發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具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沿海城市中比較欠發達的省份,而與其他西部地區相比又相對較好,廣西擁有各種地理和自然環境的優勢,正面臨著眾多的機遇和挑戰,九天的考察主要瞭解了廣西在城市發展、農業改革和旅遊資源規劃、少數民族問題以、典型卡斯特地貌的形成以及可持續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考察內容: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佈局與建設。
DAY 1
11/05/2005
考察內容:喀斯特峰林地貌、河谷地貌、陽朔西街中外文化融合現象等。
DAY 2
12/05/2005
考察內容:喀斯特峰林地貌、河谷地貌、民族風情與地理特徵,山區經濟發展等。
DAY 3
13/05/2005
考察內容:山地地貌、植被與土壤的垂直地帶性,山地的開發利用,水源林與生態公益林的保護、地熱及其開發利用。
DAY 4
14/05/2005
考察內容:大型礦山開發、清潔生產、迴圈經濟等。
DAY 5
15/05/2005
考察內容:喀斯特原始生態環境、地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區農業、民營旅遊業的發展等。
DAY 6
16/05/2005
考察內容:邊境旅遊業開發、邊境貿易等。
DAY 7
17/05/2005
考察內容:南寧城市規劃與建設、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區的建立與南博會等。
晚上與廣西師範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學生聯歡。
DAY 8
18/05/2005
DAY 9
19/05/2005
Research Content
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南寧簡稱 “ 邕 ” ,別稱 “ 邕城 ” ,歷史上的南寧屬百越領地,東晉大興元年(西元 318 年),從郁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 1680 多年的歷史。
南寧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 21.7 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達 1300 毫米,全年無霜期高達 365 天。
南寧有豐富的工農業產品支援。南寧盛產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豆類、八角等農副產品和香蕉、鳳梨、芒果、荔枝、龍眼等 40 多種亞熱帶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飄香;南寧的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形成了以食糖、機械、建材、化工、電子、電腦等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主要產品有食糖、味精、啤酒、捲煙、水泥、平板玻璃、手扶拖拉機等。
南寧是一座綠城。綠在城中,城在綠中,終年常綠,四季花開,綠化、美化、彩化與亞熱帶風光融為一體。市區內有 13 座公園和 30 多處街頭遊園,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 3666 公頃,覆蓋率 36.1%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 7.48 平方米,常抓不懈的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使南寧城市大氣質量常年在國家一至二級標準,位於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南寧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也是我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具有南方風情和沿海開放特點的城市。南寧現轄五區七縣:邕甯縣、武鳴縣、橫縣、隆安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全市總面積 22293 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市區面積 1834 平方公里; 2003 年末總人口 641.67 萬人,其中壯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 63.39% ,市區人口 145.77 萬人。
南寧地處我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接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的重要經濟中心,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憑藉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毗鄰粵港澳的區位優勢,南寧對廣西沿海城市發揮著中心城市的依託作用,對華南、西南經濟圈發揮著樞紐城市的連接作用,對東南亞各國發揮著中國前沿城市的開放作用。
近年來,南寧旅遊業迅速發展,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南寧市是廣西 “ 桂林 – 南寧 – 北海 ” 黃金旅遊帶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以南寧為中心的桂南大旅遊區,以其迷人的南亞熱帶風光、濃郁的壯鄉民族風情、雄奇壯美的邊關景色、綺麗浪漫的海濱景觀、別具奇趣的異國異域風貌,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成為中越邊境旅遊和跨國旅遊的重要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