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資系位列全球第19
在2025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本系於地理學領域位列全球第19 ,較去年躍升12位。詳情請見QS網站。

摘要徵集:第13屆國際可持續旅遊會議
本系將於2025年5月8日至10日迎來第13屆國際可持續旅遊會議。今年,五位國際主題演講嘉賓將與各與會者探討旅遊與可持續轉型之間的重要聯繫。摘要提交截止日期為2025年4月11日。欲瞭解更多詳情,請訪問會議網站。


地資系於2025年AAG年會舉辦歡迎會
本系將於2025 年 美國地理學者協會(AAG) 年會期間,於底特律舉辦歡迎會,廣邀各界友好於 2025 年 3 月 25 日(星期二)下午 6-9 點在 The Whisky Parlor(地址:608 Woodward Ave, Detroit, MI 48226)共聚一堂。如有任何查詢,請聯絡金婷助理教授。

創新衛星成功發射 本系成員主導開發
由本系關美寶教授和馬培峰助理教授主導開發的「香港青年科創號」衛星於2024年9月24日成功發射進入軌道。該衛星為國際首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學衞星,搭載了亞米級高分辨光學遙感相機和在軌智慧處理載荷,將對大灣區一帶作高分辨率監測,服務災害回應、智慧城市、碳中和及低空經濟等領域。

本系教授榮登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本系八位教授入選史丹福大學於2024年9月公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包括(按姓氏字母序)陳宗誠教授、陳永勤教授、何穎教授、關美寳教授、黎育科教授、劉雅章教授、梁怡教授及沈建法教授。
入選教授排名詳情:[PDF]

地資系聚集多國學者探討可持續城市增長管理
本系於2024年9月5日舉辦了題為「區劃城市化:可持續增長管理的全球比較」的小型會議。來自巴西、愛爾蘭、瑞典和英國的專家,以及本系徐江教授、伍美琴教授和鍾璟霖教授等本地學者,評估了多種區劃手段對實現可持續城市化的效用,並就這些手段對區劃内外的群體的影響作深入討論。是次會議蒙本校社會科學院及世界大學聯盟(WUN)贊助。

本系將舉辦第12屆可持續旅遊國際會議
本系將於2024年5月9日至11日主辦第12屆可持續旅遊國際會議。自2012年起,本系在其可持續旅遊社會科學碩士課程支持下每年舉辦此會議。本屆會議主題為「旅遊與綠色投資的可持續性」,探索如何利用旅遊和可持續投資重塑社會發展。討論話題將涉及如何實現市場多元化、降低風險、增強抵禦能力和促進社區參與,以及投資在保護自然、文化和促進創新創業、科技發展中發揮的平衡作用。
有關論文提交和會議註冊詳情,請參閱會議網站:http://mssst.grm.cuhk.edu.hk/st2024/

地資系博士生獲最佳學生論文獎
本系博士生周政可榮獲2024年度美國地理學家協會(AAG)經濟地理學組最佳學生論文獎。她通過對深圳電池回收產業的研究,揭示環境因素的物質性如何影響綠色產業發展中的政企互動。

地資系學生於開放數據應用比賽2023奪冠
本系四名四年級本科生余樂軒、謝鈞瀚、李弘浚及陳信彥參與「開放數據應用比賽2023 」,榮獲大專組冠軍及最佳團隊合作獎。 他們的獲獎提案為一個關於危險樹木的即時警告系統,其基礎為一個開放數據集,既可由官員透過部門間儀表板進行編輯,亦可由公眾透過應用程式貢獻數據。

七位地資系學者入選2023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史丹福大學於2023年10月公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地資系七位學者榜上有名。入選學者包括(按姓氏字母序)陳永勤教授、何穎教授、關美寳教授、黎育科教授、劉雅章教授、梁怡教授及沈建法教授
入選學者排名詳情:[PDF]
榜單連結:https://elsevier.digitalcommonsdata.com/datasets/btchxktzyw/6

悼念梁焯輝教授
本系梁焯輝教授不幸於2023年7月26日逝世。梁教授為本系傑出校友,自2014年起於本系擔任客座教授,貢獻良多。本系同仁深表哀悼,並望梁教授家人節哀順變。

地資系師生規劃項目獲表彰
地資系師生參與的兩個規劃項目入選2022年「香港規劃師學會周年大獎」,表揚項目運用新舊融合的設計為城市注入新生命。
伍美琴教授、李慧瑩博士、李倞教授、沈建法教授,以及兩位博士生楊子雋和竺佳庚獲頒優異獎,表揚他們提出以「點、線、面」方式保育馬鞍山鐵礦的地景。區偉光教授和凌嘉勤教授亦獲頒優異獎,肯定他們在堅尼地城及摩星嶺的規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