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

贛南東江考察 2010

目的地

江西 (中國) Jiangxi (China)

本次考察行程共八晚八天,包括井岡山、泰和、贛州、大余、龍南、安遠、河源、惠州、東莞程,具體安排如下

行程安排

2010年12月下旬到2011年年初,林琿教授帶領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學生進行了贛南探知和東江尋源之旅。贛南探知包括了自然地貌、區域經濟、礦山開發、歷史文化、環境保育等等;而東江尋源則涵蓋了東江流域的現狀、未來以及對下游經濟 發展的重要性。

Our participants:

Afternoon 3:00pm (gathering at the train station of our university)
Take a bus to Shenzhen West Station
Train dept at 6:00pm

DAY 1

28/12/2010

吉安火車站早05:06分接K439 / K442 後乘車赴井岡山 (156元+70元)> 假日大酒店圍桌早餐
> 參觀黃洋界哨口 > 百竹園、造幣廠 > 小井紅軍醫院 > 大井毛澤東舊居 > 大井風味樓用中餐 > 井岡山博物館 > 參觀茨坪舊居 >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 《江西地理》講座 學術交流 > 賓館用中餐
晚餐後自由活動,可逛天街,挹翠湖公園等。

DAY 2

29/12/2010

賓館圍桌早餐後車赴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考察學習。
中餐後車赴贛州市 > 與贛南師院學生自由活動 > 客家文化》講座 學術交流

DAY 3

30/12/2010

賓館圍桌早餐 > 丹霞地貌—通天岩景區 > 贛州市酒樓用中餐 > 八境台、蔣經國故居 > 贛南師院賓館晚餐 > 與贛南師院學生聯歡

DAY 4

31/12/2010

賓館圍桌早餐 > 車赴贛縣參觀客家文化園 > 車赴大餘縣 > 大餘縣城用中餐 > 參觀大餘鎢礦 > 賓館用晚餐,後自由活動,可逛夜市或牡丹亭公園

DAY 5

01/01/2011

章源賓館圍桌早餐 > 參觀梅關 > 大餘縣城用中餐 > 車赴龍南縣 > 參觀龍南關西圍屋 > 富業大酒店晚餐,後自由活動,可逛龍翔廣場

DAY 6

02/01/2011

富業大酒店自助早餐 > 乘車赴安遠縣 > 安遠縣城用中餐 > 參觀三百山景區 > 安排植樹活動 > 迎賓館用晚餐

DAY 7

03/01/2011

酒店圍桌早餐 > 車沿東江南下,途中參觀新豐江水庫,後車赴廣東省惠州市

DAY 8

04/01/2011

賓館早餐後赴惠州劍潭水利樞紐工程考察
中餐後赴東莞市塘廈鎮東江引水工程參觀
後車赴深圳羅湖口岸送團 ,結束愉快行程!

DAY 9

05/01/2011

Research Content

尋 源
林琿
2011年5月26日

“飲水思源”。2010年耶誕節之後,我再次帶領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的學生踏上了北上野外考察之路。這次考察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尋源之旅。我們從號稱“天下第一山”的井岡山開始,考察人民共和國的起源;我們從香港人常喝的東江水的源頭沿江而下,體會祖國對於香港人民的厚誼深情。 

這次考察仍然是綜合性的,包括了自然地貌、區域經濟、歷史文化、科研與教育、東江引水工程以及環境保護等內容。自然地理方面,我們考察了井岡山的地形地貌、贛州的通天岩丹霞地貌、大餘跨越粵贛兩省的梅嶺地貌、安遠三百山東江源頭地貌以及東江流域自然與人工環境;區域經濟則重點考察了古城贛州的城市發展;歷史文化考察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和贛南城鄉的客家文化;科研考察主要是在泰和縣的中國科學院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進行;東江引水工程是這次考察的一個重點,通過這次考察,考察團成員對於該工程的歷史背景、設計目標、施工過程、工程效果與環境影響有了全面的認識。 

我們這次在江西境內的考察活動得到了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鄭林教授的鼎力相助以及江西省遙感中心樊哲文主任的熱心支持,鄭林教授的研究生賀小梅女士再次為我們設計與安排了考察的後勤保障。在廣東省東江流域考察期間,我們則得益於我們的“水哥”-系主任陳永勤教授的精心安排,享受了高規格的接待。我們感謝上述教授與領導對於我們的關心,也感謝江西師大鄭林教授與蔣梅鑫教授、中科院千煙洲試驗站王晶苑博士、贛南師院地理與規劃學院陳永林老師、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孫胤書記在我們考察期間對於我們的熱情接待與悉心講課,對於在贛南師院訪問期間受到該校師生的熱情款待與那生動活潑的新年晚會,考察團成員們更是難以忘懷的。 

正如有的考察團成員所說,這次尋源之旅讓我們對於發展中的中國有了更深切的瞭解,瞭解到人民共和國是從怎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瞭解到祖國人民即使在“勒緊褲腰帶”的歲月裏仍然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持續地提供寶貴的物資供應。我相信,考察中的所見所聞觸動了所有年輕的學子,“天下第一山”和“東江源”對於他們的人生價值將會在他們未來的生活當中逐漸體現出來。

Student Sharing

考察報告

學生在GRM作考察報告

日期: 26 Feb. 2011
地點: 香港

思考題總共8題,每一個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題目作為課程題目:

第一組 :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旅遊開發的現在和未來

組員:文嘉琳, 曾子桓, 葉昱蔚, 鄒可怡, 吳俊江

第二組: 井岡山根據地對於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貢獻與現實意義是什麼?

組員:鄧嘉淇, 古嘉文, 盧敏華, 黎啟賢, 陳家浩

第三組: 古城贛州城市發展的契機是什麼?

組員:楊傑東, 梁敏儀, 蔡慧妍, 胡融融, 梁米麗

第四組: 通天岩丹霞地貌的特點及其生態旅遊價值是什麼?

組員:穀虹毅,張家雄,譚念恩,曾凱琦,鍾嘉欣

第五組: 東江源頭是如何確定的?三百山景區保護的意義何在?

組員:歐澤霖, 梁穎鈺, 莊丹妮, 麥雅斯, 丘國盛

第六組: 東江水對廣東東部發展的重要性。

組員:區稀汶, 莫永盛, 朱嘉欣, 顏琬婷, 伍月媚

第七組: 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有什麼學術價值?它對於江西經濟發展有哪些貢獻?

組員:梁漢華, 譚倩瑩, 區樂韻, 何雋彥, 蔡上正

第八組:什麼是客家文化?贛南客家文化有什麼特點以及其社會意義?

組員:黃悅彤, 敖淑婷, 李樂怡, 鄭智源, 翁美婷, 譚鈞宇

報告結束頒獎

學生考察後的感想

朱嘉欣

不知不覺,考察歸來已經兩個多月,今天再次重溫考察的點滴,細節依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回味無窮,實在是獲益良多。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確有道理。作為一名地理系的學生,實地考察尤為重要。對於正在求學的我們,對於在不斷認識世界的我們,對於正在不斷認識自我的我們,走出日常的生活環境,看看世界之大,是不可多得的經歷。
經過是次考察之旅,我對正在騰飛的祖國又多一分瞭解和認識。欣賞祖國壯麗的山河,暫別城市,全心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重遊革命舊地,感受讓人熱血沸騰的革命精神,知道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學會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參觀客家圍屋,認識熱情又傳統的客家文化。還有尋找東江源頭,參觀世界鎢都大餘的工業生產,參觀新豐江水壩等等,我們能夠從中學習到與專業相關的知識之餘,又加深了我對祖國的認識。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對祖國大陸的認識大部分是來源於媒體,常常是令人驕傲的經濟資料,又或者是時政等國家大事。然而祖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各處文化、環境和人民生活都很不一樣,這次有機會親身走進江西南部和廣東北部,一睹它們的廬山真面目,看到當地人民的生活,那是一個地方最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不同於電視報紙或是網路上的圖片。
心存感激是我在旅途中的另一翻感受。首先要感恩的是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熱血換來的和平。感恩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沒有戰火,而此時在世界的另外一些角落,仍然有不少的人每天生活在戰火之中,生活在動盪之中,每天提心吊膽,可能隨時喪命,又或是與家人分離。汽車駛過一個個城市,有的富有,有的卻很貧窮。感激我自己能夠生活在一個發達的城市,生活便利,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資訊,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知足常樂是我在井岡山人民臉上見到的那個笑容。他們生活在大山大嶺之中,樸素又簡單,即使他們只是住在矮矮的土樓裏,只是以耕種為生,養幾隻雞,賣賣紀念品,沒有車,沒有很多不同的娛樂,他們也能知足地坐在家門前曬著太陽織毛衣,與鄰居拉家常。也許他們也好奇也羡慕城市裏的生活,但在我看來,他們身上那份知足平和的心也是忙碌城市裏的人正在流失的。
見識世界認識祖國是理性的認知,領略感恩和知足是自我的反省,然而整個旅途讓人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是一個情字,是師生情,是友情。在這七天八夜的旅途中,我們的同學相互照顧,教授、助教和導遊非常包容我們這群像是沒有長大的大孩子,對我們無微不至,處處包容。林教授猶如慈父般的照料,讓我們倍感溫馨。在出發的第一天,在火車上,大家都特別興奮,習慣了晚睡的我們在火車車廂裏來回走動,打牌、聊天。而此時已有倦意的林教授,沒有早早休息,而是到我們每一格包廂裏看看我們,保證我們都在,看我們有沒有不舒服不習慣,一直到我們都睡去,教授才安心休息。在旅途當中,我們這群貪玩的孩子,常常在夜裏玩遊戲到淩晨,然後第二天在旅遊巴上坐下就睡。就在大家都迷迷糊糊的時候,坐在前排的林教授便會細心地走到車在的後面來,逐個逐個地幫同學們檢查位置上的把手是否都已經推起來。見到有的同學沒有拉起扶手,教授又會小心翼翼地幫同學拉好,生怕弄醒熟睡的同學,又擔心車子走在顛簸的路上時同學會睡著睡著倒下來。這是一位慈父對我們這群孩子的無私的關心和照料。每到一個地方參觀,教授又會積極地號召同學們排好位置大合照;餐桌上,教授又會與我們談天說地,風趣幽默,關心我們能否習慣當地的菜式,與我們打成一片。助教與導遊就像我們的哥哥姐姐,一路照顧我們的吃宿,打點行程,事無巨細都做得妥妥當當,讓我們可以輕輕鬆松地參觀學習。而我們的同學之間,更是有數不完的難忘經歷。記得我們二十多個同學一起在贛江邊上圍圈,手牽手,大聲倒數迎接2011年的到來;一起放煙火,重拾童趣;一起放飛孔明燈,許下願望;每晚回到酒店都會聚在一起玩‘狼人’遊戲至淩晨;一起通宵達旦地排練節目;累了倦了的時候,相互支持照顧;有時候很累,卻捨不得睡去,因為真的好想好好珍惜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光。我們一起在惡劣的天氣下尋找東江源,寒冷和大霧沒有讓我們卻步,即使冷得全身發抖,心裏依然溫暖,因為大家都在身邊。無論是在火車上,還是旅遊巴上,在住過的每一家酒店,參觀過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我們愉快的笑聲。那是一起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盡情享受美好的青春歲月,在彼此的記憶裏寫下幸福快樂的一頁。回憶,是我們能夠給彼此最好的禮物;友情,是伴我們一生的財富。

顏琬婷

沒有東江水,沒有政府的關注,沒有條例和執法,沒有跨境合作,沒有水源源頭的市民謙卑地保護水源,默默犧牲,就沒有今天繁榮的香港。
這會是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對東江水的感覺。
從興奮地尋找東江源,從霧濃到霧散,從隱隱約約到清晰可見。東江源三字代表了水對人類的重要性,代表了地域上的連繫,代表了中國對香港的一份照料。對於每天在香港飲用著東江水的我,親身看到了東江源那刻真的特別興奮,感覺就像回到故鄉一樣特別親切。
「香港人每喝三杯水,總有一杯水來自新豐江」新豐縣人民為此感到驕傲著,然而,香港人卻有沒有為此感到感恩?飲水思源,香港人做到了嗎?那是個值得讓我們每一個香港人深思的問題,更是我們這些學習地理的學生要關注,要認真探討的問題。在這旅程中看到了市民為保護東江源默默的付出,政府的關注和支持,更讓我明白到什麼是得來不易。身為地理系的學生更應身體力行,為水資源的保護出一分力。哪怕只是節省一點點的水,哪怕只能感染身邊一兩個人,至少,我們肩上的確是有這一份責任。這次從上游看到下游,這份責任的意義更是一點一點的在心中累積得深刻,更重大。江西考察團,不僅有地理上的知識,有團友互相的交流和扶持,有美好的時光,更重要的是,有我們好好保護地球環境資源的意義。

特別謝謝林暉教授和漢奎助教兩位,沒有你們的悉心安排和照料,江西考察團不會如此順利,在這個考察團我們嘗到了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站到塔頂看樹林、第一次看到東江源、第一次與同學們倒數迎接新年、第一次看到冰封的山林…足以畢生都難忘。
很想送你們倆一首歌的歌詞(節錄),一首很貼切形容你們在這個團無私付出許多的歌。李克勤的有了你世界更美。

而你 即使再倦 卻至今也未坐低
明明蝕底 都也願意留低 辛苦也不計
因你 這世上變得美麗
無人路軌 得你願意行駛
車廂裏空位 留給我 如可幫你令世界美麗
我願我們從此感染別人 讓愛繼續一一去複製

感謝你們再倦也以我們為先,為我們安排最好的食宿和行程,帶考察團是辛苦的、費神的,但你們理解到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也仍然以愛心為我們一再付出,即使多辛苦也不計較。但願我們能將在這考察學懂的都感染別人,讓這份愛在世界繼續一一複製。

顏琬婷 (photo: Middle)

梁穎鈺

經過個多星期的考察,我體會很深,視野亦擴闊了。江西的旅遊資源其實不少,風景也很美,可惜與國家其他地方的風景名勝區相比,可能還欠缺些獨特吸引的色彩,以致當地的旅遊業不夠發達。雖然如此,我仍十分喜愛這地方,因為這地方的風景優美,民風純樸,讓人有種舒適悠然的感覺。而且在旅程中,與帶團的林輝教授和其他團員的相處,使我感受到真摰的友誼與感情。到了現在,我依然難忘教授和導師在旅程中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懷,亦難忘除夕當晚與一眾團員好友在江邊玩煙花倒數的珍貴時刻。這行的確令我交了不少知心好友,因此很慶幸參加了江西考察團,與好友一同創做了美好的回憶。

莫永盛

所謂快樂不知時日過,我最後一個大學學士生涯的學術考察轉眼間就完了。這次令人期待已久的江西之旅雖然長達一個多星期,但由於每天都是安排著精彩的活動,時間很快便過去了,真令人依依不捨。幸好,我在考察期間拍了不少照片,也學了很多的書本以外的知識,這些都會成爲我的回憶,讓我日後慢慢回味一番。以下是我這次考察的一些總結……
説到這次江西之旅,我可謂獲益良多,因爲每次北望神州,我總會有新的體會。這次考察的內容包羅萬有,包括參觀歷史景點、科學研究所和跟其他大學的學生進行學術交流,十分豐富。在參觀歷史景點方面,最令我難忘的是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雖然參觀革命博物館跟我所主修的學科完全無關,但是我從中看到中華民國誕生的過程,大大加深我對自己祖國的認識。

除此之外,跟內地大學生進行交流也擴闊了我的視野。在短短四個小時的交流裏面,我從內地學生的言語間知道到什麽叫人窮志不窮。他們雖然生 活艱苦,家庭背境差,但是他們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更加努力讀書,希望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我覺得這是大部分香港學生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的一點,不要整天只顧吃喝玩樂,既然我們本身擁有這麽好的經濟條件,就更加要把時間和金錢運用在適當的地方上,而不是去浪費它們。

此外,跟江西大學生交流的當天適逢是跨年的大日子,他們舉辦了一個聯歡晚會歡迎我們,最後大家盡興而歸。除了這些跟主修科目關係不大的活動外,我們也有一些跟地理主修有關的參觀活動,例如參觀水利發電站、生態科學研究所和尋找東江水的源頭等,實行把書本知識帶到現實,讓我們親身體驗,融會貫通,幫助吸收。

簡單來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裏,我這次看到的、學到的,可能比我上個學期所學到的更多,期待以後有更多到內地知名大學交流學習。!

翁美婷

花了數天數夜完成了這份江西考察報告,終於也為江西這個考察團劃上了句號。回想起在江西的一點一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是每天都能享用到的五星級住宿及十分豐盛的每一頓飯,還有的便是贛南這個地方的客家文化。還沒有來江西這個地方前,對客家文化的認知幾乎可以說是零。江西的贛南地區作為客家文化的搖籃,到處都好像充滿了客家的色彩。很感謝江西師範大學的教授給我們講解了客家人的一些歷史背景及文化,讓我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對客家的一些文化也有更深的興趣和認識。看到了客家人的圍屋,我明白到他們的歷史上長時期的動盪、遷徙,影響到他們在建築方面也會想到防衛外敵,繼而產生出這種獨特的房屋。在飲食方面,也吃了很多頓客家菜,跟我平日在香港吃的都很不一樣,感到十分新穎。而客家人的宗族及風水文化,即我所負責的組報告的那部分,也令我對客家人的一些傳統觀念以及其對客家人所帶來深遠的影響有點慨嘆,總感覺客家人太受其宗族所限制,雖然有其社會功能,但卻加深了族人的迷信觀念及重男輕女。

以上的都是我在江西所能感受到的客家文化,但有一樣令我很關注的便是客家的婦女。在考察的過程中,很少有接觸到客家婦女的地方,唯一那次便是在客家文化城向我們唱山歌的那位婆婆。雖然當時她唱的歌詞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但卻令我印象很深刻,很想知道更多關於客家婦女的資訊,所以選擇了以客家婦女作為這個報告的主題,這才發現了客家婦女的背後,收藏了一段段悲傷的故事。她們在兒時由於父母的命令而不得不被賣到另一個家庭作童養媳,名義上是男家的媳婦,但過的卻是傭人的生活;而且,她們跟夫的婚姻大多是不美滿的,很多到了最後還是離婚收場,但卻再也無法追求自己的另一半,沒有機會享受自由戀愛的歡愉。很為這些婦女感到難道,也很慶幸自己成長的社會沒有這個「童養媳」的這個文化。

麥雅斯

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是江西考察之旅的開始。一連九日的行程,我們一群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的學生由林暉教授帶領,先上火車到江西南部,其後再南下廣東。這次的行程主要考察目的是實地了解江西的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然後以地理的角度分析其中和江西發展有關的因素,以及江西和香港之間的關係。

整個行程既緊密又豐富,當中第一站是到了井岡山,這是中國共產黨紅軍起義的地方,我們參觀了黃洋界哨口工事的遺址,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是發生在這裡。當時的紅軍以不足的兵力,靠著地理的優勢,擊退了有人數優勢的敵人,成功保衛了井岡山。那裡還樹立了一個刻上「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石碑,這句子是由毛澤東主席親自提筆的,是為了提高當時革命軍人的士氣,小小的「星星之火」也可以把整個原野都燒起來,比喻革命事業起初的力量很微弱,但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定能成就大事。其後我們參觀了相關的博物館和毛主席及其他革命人士的故居,讓我對歷史上這場革命的戰爭有了深刻的反省。從前在歷史教科書上看到了這些歷史事件,但當真正到達戰爭的遺址,看著從前流過革命戰士鮮血的土地現已長成樹林,心裡百感交集。戰爭奪去了無數的生命,但他們的生命是為著自己的偉大目標而燃燒,為著對國家改革的熱誠而奮戰,是值得為他們感到驕傲,卻又不能容忍戰爭的殘酷。如果沒有當時國共之戰,現在的我們又會如何?很多不同的如果在我腦中浮現,但無可否認的是,生命是循環不息的,古人的偉大貢獻成就了今天的中國,今天的我們,今天在黃洋界上的一大片樹林,不禁為從前和現在正受戰爭之苦的人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除了井岡山之外,另一個令我體會甚深的地點是中國土壤研究所,附近有一個種植馬尾松的實驗區,我們爬上了一個差不多有二十層高的觀察站去看這個松林,當爬到可以觸摸到足足有三、四十米的馬尾松頂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繼續向上爬,爬到最頂端,腑瞰整個實驗區,一望無際的綠油油松頂在微微搖曳,讓我想起現在人類大量砍伐樹林,不單損害自然生態,這些美麗的景色也不復再,保護林木的工作實在應再多加關注,這對我回來後在自己的學科上有了更深的體會。

最令我難忘是到了贛州師範大學和該校學生的歡度除夕晚會,那天下午,我們先到贛州師範大學聽有關客家文化的講課,因為江西是客家文化的搖籃,接著便由他們的學生和我們共進晚餐,該校學生很純樸而且很熱情,對香港和我們的校園生活都很感興趣,整頓晚餐都充滿著歡笑之聲。然後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歡度除夕晚會,我們兩間大學的同學都各有表演項目,同學的勁歌熱舞都激起了在場眾人的狂熱情緒,連我們的林暉教授都忍不住到台上高歌一曲,掀起整晚的高潮。臨走的時候,雖然和接待我們的幾位當地大學生只是認識了多個小時已而,但那種依依不捨的心情實在讓人難過,他們其中一位女同學更眼泛淚光跟我們道別。讓我不禁意識到人與人相識的緣份真的很微妙,有些人不過是萍水相逢,卻有很熟悉和親切的感覺。現在回到香港,我們都仍有通訊,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其後的行程都十分豐富好玩,包括參觀造鎢的工廠和工地,江西是著名出產鎢的地方,我們見識到採鎢的真實環境,一片光禿禿的山坡,讓我反省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另一天我們到梅嶺去,一邊走一邊抬頭看到清雅的梅花盛開著,很是寫意。之後又參觀了客家人的圍屋,分別是新圍和舊圍,這種獨特的住屋文化讓我想起香港也有的圍屋,看著那些舊舊的黃泥牆,牆上的塗鴉好像訴說著許多往事。其後,我們也到了三百山,那裡的氣溫極低,所有山上的植物都結了一層霜,實在又新奇又漂亮。最後,我們參觀了東江水的水力發電廠,香港的水是來自東江的,在那裡了解到東江水是如何經過一連串的過程才可到達香港供我們享用,感受到水的確是得來不易的,回到香港一定要更加珍惜用水。

在三百山上,氣溫極低,四周植物都結了冰,我們把樹葉上的冰取下,那塊冰竟然是樹葉的形狀,很是漂亮!

總言來說,這次江西之行的確獲益良多,除了看到很多山明水秀的美景之外,而且刺激自己去反思歷史、反思現在香港和中國的狀況、反思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是個人認為此行最可貴之處;更重要的是,此行讓我們所有學生和老師的關係加深了不少,而且還在交流的時候認識了新朋友,這實在是最大的意外收獲啊!

張漢奎

此次贛南東江之旅收穫頗豐。
在井岡山歷史博物館中短短一個小時的歷史課,瞬間把我們帶入了一個歷史人物面對的真實情況,而不像枯燥的歷史書上寫的x年x月x作了x事。
在千煙洲中科院通量觀測站的經驗,讓我這個在實驗室作全球變化的人瞭解到真實的全球變化生物和氣候參量是如何測量的。
在東江的沿江旅遊,我學習到東江源頭地區的落後,對比東江下游地區的發達,可以看出上游人民對保護東江水所付出的代價。
最後,此次旅遊領略到了林琿教授除了博學多識的學者氣派和春風化雨的教師風範之外,更是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者。
此次旅行更要感謝所有同學尤其是各個小組組長(MAN, KA LAM,Tang Ka Ki,YANG, JIEDONG,KOK, HUNG NGAI,AU, CHAK LAM, AU, HEI MAN, LEUNG, HON WA,WONG, YUET TUNG)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