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系

甘肅考察 2010

目的地

甘肅省 (中國) Gansu (China)

位於我國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的交匯處,分屬黃河、長江流域及內河域,是一個山地形高原。甘肅地形狹長,具有多樣化的植被景觀,全省境內地形複雜,景象萬千。東南部重巒疊嶂,山高穀深;中部為黃土覆蓋,形成獨特的黃土地形,水土流失嚴重,是我國黃土高原的西界;河西走廊一帶,地勢坦蕩,有較大面積的沙漠戈壁和一些綠洲;北部氣候乾燥,風力剝蝕作用顯著,為內蒙古高原的西端;西南部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有現代冰川,為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甘肅境內既有雪山的風光,也有群山競秀的江南景色;因此境內有3個國家及風景名勝區,1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分佈在甘肅境內的主要沙漠有庫姆增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的延伸部分。他們均以流動沙丘為主,各種風蝕地貌也廣泛發育。沙丘是由風吹而形成的一個個沙堆,它一般高200-300米,最高達500米。在甘肅省的這些沙丘之間,還分佈著許多內陸湖泊,他們多集中在沙漠的東南部。在沙漠邊緣則有些低矮的沙丘鏈及灌木叢堆。甘肅省內的戈壁主要分佈在河西走廊西端。這個石質戈壁實際上是在剝蝕作用下,已經基本平原化了的高地和谷地。高地寬約10-30公里不等,相對高度多為40-50米,谷地比較寬平,並有粗砂和細礫堆積。分佈在這裏的沙礫石戈壁,呈東西向的帶狀,礫石厚度由幾十米到幾百米,最厚的可達700-800米。礫石磨圓度較好,其表面呈灰色或暗灰色,地面幾乎無植被。

甘肅省由於深居內陸,所以成雨機會較少,大部分地區氣候乾燥,在全國氣候區劃內屬溫帶季風氣候,具有明顯的向大陸性氣候過度的特徵。甘肅屬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氣候差異大。全省可分為八個氣候區。有隴南南部河谷亞熱帶濕潤區;隴南北部暖溫帶濕潤區;隴中南部溫帶半濕潤區;隴中北部溫帶半乾旱河乾旱過度區;河西北部溫帶乾旱區;河西西部暖溫帶乾旱區;河西南部高寒半乾旱區;甘南高寒濕潤區。

行程安排

由黃波教授帶隊的甘肅考察團,於2010年7月14日到26日正式出發。是次考察有四個目標:1. 廣闊學生視野,認識香港以外的不同地理環境;2. 讓學生比較香港與甘肅省的發展;3. 提供學生與國內地理學者交流的機會;4. 讓學生實踐所學的知識。特別嗚謝,蘭州大學對考察的資助及蘭大師生們貼心的照料。

與蘭大師生們及其他團友的大合照

中大師生合照

香港 > 蘭州
自由活動

DAY 1

14/07/2010

蘭州
自由活動、歡迎宴會

DAY 2

15/07/2010

蘭州 > 九洲台 > 永登 > 炭山岭
考察蘭州黃河階地的物質組成、結構特徵與形成時代;參觀秦王川灌溉農業;測量古沙丘斜層理傾向,據之復原古風向;挖掘並觀察灰鈣土剖面,參觀引大入秦工程陳列室。

DAY 3

16/07/2010

炭山岭 > 馬雅雪山 > 炭山岭
考察古冰川遺跡,對冰鬥、刃脊和角峰的形態特徵進行觀察、拍照,勾繪其分佈略圖,觀察冰鬥岩坎的形態,量測冰鬥出口處的高程以確定雪線高度;觀察沿途地質地貌、植被類型的垂直變化規律,觀察高山灌叢草甸土剖面並採樣;通過對比分析,揭示同樣降水條件下石質山地森林分佈與黃土地區無林的原因(自備雨具與防寒服)。

DAY 4

17/07/2010

炭山岭 > 仙米 > 寧纏掌冰川 > 武威
(自備雨具與防寒服)

DAY 5

18/07/2010

武威 > 民勤 > 青土湖 > 武威
考察民勤沙漠化現狀

DAY 6

19/07/2010

武威 > 山丹 > 張掖
沿途路線考察漢、明長城。

DAY 7

20/07/2010

張掖 > 倪家營 > 高臺 > 嘉峪關
考察戈壁旷野、历史文化

DAY 8

21/07/2010

嘉峪關 > 安西 > 敦煌
考察文化、曠野

DAY 9

22/07/2010

敦煌 > 玉門關 > 雅丹地貌 > 敦煌
考察疏勒河下游湖泊的變遷,觀察敦煌雅丹地貌的時代與成因。

DAY 10

23/07/2010

敦煌 > 莫高窟 > 月牙泉 > 敦煌
考察月牙泉的成因及其近期的環境變化,瞭解敦煌莫高窟選址的地學基礎及旅遊發展面臨的環境保護問題。

DAY 11

24/07/2010

敦煌 > 嘉峪關 > 張掖
嘉峪關覽勝。

DAY 12

25/07/2010

張掖 > 武威 > 蘭州 > 香港

DAY 13

26/07/2010

Research Content

此考察對甘肅省所面對的主要自然地理問題,例如,沙漠化與相關的治沙工作,都作出了深入的探討。

除了考察甘肅的自然景觀,考察團也探討了與人文地理相關的議題,例如,如何發展甘肅省的旅遊業。